孙真人十三鬼穴歌
用处:精神神志疾病的治疗: 痫 / 癫 / 狂 (横邪百邪附体)
诊断检测:用大拇指与食指掐住患者中指根部一节的两侧[如中医切脉那样],如果跳动感很强,就是有附体外邪在作怪,如果无此征兆,则是属于生理癫痫病。
孙真人十三鬼穴歌
1.一鬼宫 人中/水沟 DU26 三分
2.二鬼信 少商 LU11 三分
3.三鬼垒 隐白 SP1 二分
4.四鬼心 太渊 LU9半寸 / 大陵PC7五分
5.五鬼路 申脉 BL62(火针)三下
6.六鬼枕 风府 DU16 二分
7.七鬼牀 颊车 ST6 五分
8.八鬼市 承浆 RN24 三分
9.九鬼路/鬼窟 劳宫 PC8 二分
10.十鬼堂 上星 DU23 二分
11.十一鬼藏 男阴下缝/女玉门头 RN1 三分
12.十二鬼臣 曲池 LI11(火针)五分
13.十三鬼封 海泉 Ex-HN11 舌下中缝 刺血,仍横安针一枚,就两口吻,令舌不动,此法甚效。
更加间使、后溪二穴尤妙。
男子先针左起,女子先针右起。单日为阳,双日为阴(阴历)。阳日、阳时针右转,阴日、阴时针左转。
刺入十三穴尽之时,医师即当口问病人;何妖何鬼为祸,病人自说来由,用笔一一记录,言尽狂,方宜退针。
PS:
- 近代记载见于1957年江苏省中医学校(南京中医学院前身)编写的《针灸学》附篇“参考资料”中载有“孙真人十三鬼穴歌”。而专题论述者,概未见也。
- 十三鬼穴出自唐代大医孙思邈(公元581—682年)著的《备急千金要方·卷十四·风癫第五》。
- 孙思邈明确说是引证“扁鹊”之言,出自战国时期(前475年—前221年)的扁鹊学派。扁鹊学派反映出中医学形成的早期阶段,其特征之一就是医巫不分。
- 孙思邈在辑录扁鹊十三鬼穴同时,不厌其烦地记述了相类的主要精神神志疾患,承载四十余种精神症状与相应针灸选穴治法,内容丰富多彩。
- 对于大多数情况,前 5 和 6 针就足够了。 更进一步可能会使问题复杂化,因为它会对身体中的附体造成负担和压力。 我们想要的是一个双赢的局面,通过倾听他或她的故事并提供道歉和一些可接受的解决方案,诚挚地邀请他或她平静地离开。
- 当附体出现时(可能在第 4 或第 5 针时),整个房间都会感到寒冷。 寒意也会从骨子里透出来。
- 修德修道之人方可下此十三鬼穴。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